-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新聞發布會
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最新出臺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相關情況。
政府新聞辦2月25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進介紹了最新出臺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相關情況。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一級巡視員江小龍、市交通委副主任劉斌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一、《實施計劃》的出臺背景、意義和主要內容
(一)背景和意義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2030年前達到碳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戰略舉措。上海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結合貫徹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等精神,積極推動本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地。
本市制訂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計劃》),按照“統籌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統籌推廣應用與設施配套,統籌生產發展與回收利用,統籌政府支持與企業投入”要求,從突破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技術、打造完整產業生態、加快新技術示范應用、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健全制度體系等五個方面,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本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總體目標,提出若干重點工作。
(二)《實施計劃》主要內容
1.2025年本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標
一是產業規模國內領先。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35%以上。
二是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汽車網聯化與智能化核心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形成完整供應鏈。
三是綠色交通能源體系加速形成。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0%。公交汽車、巡游出租車、黨政機關公務車輛、中心城區載貨汽車、郵政用車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車,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環衛車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80%,網約出租車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50%。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總量突破1萬輛。
四是網聯化智能化應用能力明顯提升。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生產,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五是基礎設施配套持續優化。充換電技術水平大幅提升,設施規模、運營質量和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建成并投入使用各類加氫站超過70座,實現重點應用區域全覆蓋。
六是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應用、加氫及充換電相關標準和監督體系基本成熟。智能汽車測試、示范應用、商業運營相關標準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2.重點工作
《實施計劃》圍繞上述發展目標,提出五方面19項重點任務。
一是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強化整車技術創新,增加高端純電動車型供給,完善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生態。支持新一代動力電池、高功率密度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燃料電池系統、車用操作系統及車規級芯片等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研發。推動多種形式車用氫氣儲運技術應用,大幅降低成本。
二是打造完整產業生態。支持生態主導型企業發展,鼓勵國內外技術領先、實力雄厚的企業在滬投資建設整車制造、研發項目。推動補強產業鏈,加大精準招商力度,支持國企改革,打造若干個銷售規模達到百億級的零部件“獨角獸”企業。支持安亭、臨港新片區、金橋合力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推動長三角燃料電池汽車和智能汽車一體化發展,實現制度、標準、成果互認。
三是構建綠色交通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支持政策,自2023年起對消費者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公交汽車、巡游出租車、黨政機關及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等有適配車型的,新增或更新車輛原則上全部使用純電動汽車或燃料電池汽車。支持燃料電池汽車在具備條件的郊區公交、重型載貨、冷鏈運輸、環衛、非道路移動車輛等領域應用,其中公交車示范應用總量不少于50輛。推進高度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顯著降低自動駕駛測試綜合成本,大幅增加測試道路里程,探索在高速公路等區域開展測試,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集裝箱運輸、出行服務、高架道路清掃、泊車等典型場景的示范應用。
四是落實新型基礎設施配套保障。鼓勵集中式充電站、出租車充電示范站建設,充分利用綠地、公共道路停車場等資源布局經營性充電設施。鼓勵商場物業等減免充電車輛停車費,通過對占用充電車位的燃油車提高收費標準等方式,緩解“油車占位”矛盾。鼓勵存量公共充電樁改建為直流快充樁,力爭新建或改建1萬根。完善換電設施報建管理制度,對符合條件的換電運營給予補貼。落實居住社區充電設施配建要求,推廣智能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社區充電模式。出臺加氫站布局專項規劃,制定建設審批管理辦法。
五是健全制度體系。完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溯源機制,落實廠商主體責任。提出和完善新能源汽車使用及突發事故應急救援、車用氫氣儲運等領域標準規范,積極推廣北斗導航在巡游出租車計量計價領域應用。探索自動駕駛法規豁免申請機制,對測試及商業化應用過程中觸及到的現行法規關鍵約束,研究一攬子解決方案。支持無安全員測試等創新舉措在有條件的區域開展試點。
3.保障措施
一是本市成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工作推進專班,各有關部門、區政府按照《實施計劃》明確的重點工作和分工,各負其責,協同推進相關工作。
二是推動多項政策聚焦。加大本市各類專項資金對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關鍵零部件產業化和新技術應用的支持力度。支持加氫站、充換電設施、智能路側設施和重大功能性平臺項目納入“新基建”示范。新能源汽車領域相關企業,在臨港新片區內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相關產品(技術)業務,并開展實質性生產或研發活動,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出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對燃料電池汽車運行、關鍵零部件應用、加氫站建設及運營等給予補貼。
三是落實人才激勵。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內外優秀人才,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直接落戶、人才獎勵等支持。
來源:上海市政府
【相關閱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