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狼群,《维修工人的绝遇》,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视频,欧美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歡迎來工商聯汽經銷商商會技能人才實訓基地!
軍隊文職技能崗助考官-湖南現代職業培訓學校——中華汽車網校
汽車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聯盟-湖南現代職業培訓學校——中華汽車網校校企合作 職業技能等級證在線報名
人社部門許可職業培訓學校和備案評價機構
您的位置:中華汽車網校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行業動態

因為5萬元環保處罰,3655萬元稅收優惠沒有了!

來源:環保圈 閱讀:1623 更新時間:2022-01-06

因為5萬元的環保處罰,導致3655萬元稅收優惠沒有了,是不是有點因小失大?

2021年12月29日,金圓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圓股份”)發布公告,宣布了一起所屬孫公司青海宏揚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青海宏揚”)涉及訴訟的進展,青海宏揚要求確認環保處罰無效的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



這意味著,經歷了一審、二審、再審的3個法律流程,青海宏揚的主張都沒有被支持。按照最終判決,5萬元的環保處罰有效,由此將導致青海宏揚補繳稅款3655萬元。

事實上,這類“環保處罰影響稅收優惠”的案子正日漸增多,此前萬邦達、海峽環保、冀東水泥都曾經遭遇過類似的案例。

這提醒環保企業,必須警惕環保處罰所帶來的間接經濟損失,因為它有可能比你想象的還要大。


5萬環保處罰,補稅3655萬

說起青海宏揚的這起案子,還要追溯到遙遠的2015年。

這一年8月30日,原環保部西北督查中心(現在叫“生態環境部西北督察局”)對青海宏揚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企業存在污染物超標排放的現象。

在2015年7月2日-20日的多個時段里,其氮氧化物小時均值都出現了超標排放的情況,其中7月15日21時50分氮氧化物濃度一度高達1142mg/立方米,并且沒有向當地環保部門報備。


據此,2015年9月23日,格爾木市環保局對青海宏揚作出了格環罰告字【2015】006號《格爾木市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對青海宏揚作出了罰款5萬元整的行政處罰。


這一年12月8日,青海宏揚向格爾木市環境監理所繳納了涉案的5萬元罰款,本來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了結了,誰知道后來又突生波瀾。


到了2020年5月9日,也就是將近5年以后,青海宏揚突然收到國家稅務總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稅務局第一稽查局做出的編號為“西稅-稽通【2020】1號”《稅務通知書》,被告知青海宏揚存在行政處罰5萬元,因此不能享受財稅(2015)78號通知所規定的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財稅(2015)78號通知規定的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是什么?《環保圈》查了一下,原來該文件規定,納稅人銷售自產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提供資源綜合利用勞務,可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但是,該文件同時還規定:

已享受本通知規定的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的納稅人,因違反稅收、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受到處罰(警告或單次1萬元以下罰款除外)的,自處罰決定下達的次月起36個月內,不得享受本通知規定的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也就是說,一旦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出現了被環保處罰1萬元以上的情況,就要失去36個月的享受稅收優惠的機會。


如果按照這一規定執行,青海宏揚將補繳高達3655萬元的稅款。

這一結果顯然是青海宏揚無法接受的,為了避免損失,他們只得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格爾木市環保局于2015年9月23日做出的格環罰字【2015】006號《格爾木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決定書》(也就是那5萬元的環保處罰)無效。

但問題是,這一處罰已經過去了5年,早已超過了6個月的起訴期限。


而青海宏揚表示,自己之前并不知道這一處罰,是2020年5月9日收到稅務部門的《稅務事項通知書》,才得知行政處罰一事的。

他們的理由是,青海宏揚的法定代表人及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等負責收件的人從未簽收過格爾木市環保局《行政處罰決定書》,也從未繳納過相應的罰款。現場檢查筆錄的簽字人不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人,沒有公司的蓋章。繳款書中的繳款單位也沒有原告的蓋章,并非轉賬支付,同時也未見任何授權人員的簽字。

不過,法院經審理認為,雖然繳款書單位蓋章處并無青海宏揚蓋章,繳款也非轉款,但無法律明文規定繳納行政罰款具體方式,故本院對該意見不予采信。


最終,一審法院判決:駁回原告青海宏揚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的訴訟請求。

隨后,青海宏揚對一審判決結果不服提起上訴,但二審法院駁回了上訴,維持原判。青海宏揚又向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結果也是被駁回。

這意味著,經歷了一審、二審、再審的3個法律訴訟流程,青海宏揚的主張都沒有被支持。而按照最終判決,青海宏揚將補繳3655萬元的稅款。


金圓股份在12月29日的公告中也表示,本次判決為最終判決,因確認之訴間接影響金額3655萬元人民幣。

基于審慎性考慮,在一審判決后提起上訴期間,金圓股份已經根據一審判決結果在2020年度報告財務報表“預計負債”進行計提預計未決訴訟損失3655萬元,對公司2020年當期利潤影響已經做出預計。


“環保處罰影響稅收優惠”多發

事實上,青海宏揚的例子并非個案。近年以來,類似的“環保處罰影響稅收優惠”的例子已經越來越多了。

2019年4月25日,海峽環保發布公告稱,子公司福建侯官海峽環保有限公司因2014年4月1日至12日期間排放水污染物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水排放標準,于2014年8月受環保處罰5.71萬元。


到了2017年10月,主管稅務機關又追繳其2014年4月1日-2015年6月30日(違規日起至財稅【2015】78號執行日前)已免征的增值稅及滯納金143.18萬元。


2014年環保罰款5.71萬元,2017年補稅143.18萬元,100多萬元的補稅相比青海宏揚還算是好的。


2019年9月5日,萬邦達也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吉林省固體廢物處理有限責任公司于近日收到了國家稅務總局吉林市龍潭區稅務局《關于吉林省固體廢物處理有限責任公司補繳稅款的說明》。根據稅務核查,吉林固廢于2017年9月受到吉林市環保局3萬元的罰款,根據規定,自處罰決定下達的次月起36個月內不得享受財稅[2015]78號通知規定的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經與吉林市龍潭區稅務局的溝通,確定吉林固廢應退還自2017年10月起按上述政策已收到的返還增值稅。2017年10月至今,吉林固廢共收到增值稅即征即退稅款合計1398萬元,公司已完成上述稅款退繳工作,同時交納滯納金225萬元。

同樣的理由,2017年環保罰款3萬元,2019年補稅1398萬元,值得注意的是還有滯納金225萬元,加起來合計1623萬元,也算不少了。


還有冀東水泥,2020年4月10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因環保原因,公司全資子公司內蒙古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分別于2017年和2018年被環保主管部門處罰10萬元、5萬元。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的規定,因違反稅收、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受到處罰(警告或單次1萬元以下罰款除外)的,自處罰決定下達的次月起36個月內,不得享受本通知規定的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內蒙古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于2019年退回收到的政府補助約1253萬元。


又是這條規定,2017年和2018年分別受到環保處罰10萬元、5萬元,導致2019年補稅約125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這些案例,可能還只是剛剛開始。

去年6月,環保組織“綠色江南”就發布《長三角污水處理廠綠色稅收觀察報告》,對長三角江浙滬地區150家污水處理企業、11家上市公司綠色稅收情況進行過統計分析。

結果發現,目前還有很多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在受到環保處罰的期間內,仍然披露其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圖片來源:中國環境/綠色江南

例如,杭鋼股份旗下松陽某水務有限公司,2018年曾經受到環保罰款100萬元。而該公司2019年半年報披露,公司仍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享受稅收優惠。

未來,隨著更多地方的稅務部門開始意識到這一問題,以及地方政府財政狀況惡化,稅務追繳力度加大,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的案例涌現。


企業如何才能減少損失?

面對這一趨勢,企業如何才能避免或減少損失?

?首先,別拿環保處罰不當回事。

從上面的那些例子可以看出,各家公司因為環保處罰而影響稅收優惠的情況,都是在環保處罰發生后的2-3年里發生的,補稅數額從100多萬元到1000多萬元不等,應該說對于公司的利潤影響還是蠻大的。

這就給所有企業提了個醒,環保處罰雖然看似沒多少錢,但與之相關聯的稅收影響卻是巨大的,千萬別拿環保處罰不當回事。

而且,規模越大,享受稅收優惠越多的企業,補起稅來的數額也就越大。這就尤其提醒那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一定要注意減少環保方面的處罰,從而避免損失。


?其次,一個技術性辦法,就是對于環保處罰的申訴要及時。

從上文中提到的幾個例子可以發現,稅務追繳一般都發生在環保處罰2-3年以后,最長的要到5年以后。等到企業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時,對于環保處罰的申訴往往早已經過了追訴時效了,這就導致了企業很難彌補自己的損失。

更慘的情況,像是萬邦達那個案例,除了補稅1398萬元,還要額外追加滯納金225萬,更加雪上加霜。

所以,一旦遭遇環保處罰,特別是數額1萬元以上的,如果覺得有異議,最好是及時申訴,起碼還有個糾正的機會。否則一旦等到2-3年以后,稅務部門的通知來了,動輒要求補稅上千萬,到時候就連申訴的機會都沒有了。


?第三,根本性的辦法,還是做好環保工作,盡量減小被處罰的幾率,從而把問題隱患扼殺在搖籃里。

當前的形勢,環保工作已經不再是可有可無,裝裝樣子就能夠應付過去的了。環保執法越來越嚴格,各種督察、在線監測、群眾舉報,使得企業一旦出現環保問題,很容易被發現。

所以,企業也要跟上形勢發展,轉變意識,把環保當成一根“紅線”,真正在環保方面下大力氣投入,改善污染治理環節,減小被環保處罰的幾率,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報廢汽車拆解工公眾號@chinaadec.com

掃一掃,關注我。獲得報廢機動車政策、資質辦理查詢工具

微信搜索報廢汽車拆解工,及時獲取新能源動力蓄電池回收、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領域行業政策、熱門咨詢、企業資質辦理、招投標信息。



【推薦閱讀】

2021年動力蓄電池回收拆解處置專項技術培訓班

新能源汽車維修師培訓簡章

報廢汽車拆解工培訓簡章




姓名:

電話:

驗證碼:看不清?請點擊

中華汽車網校媒體矩陣:抖音、快手、視頻號、西瓜視頻、愛奇藝號 中華汽車網校頭條號 中華汽車網校微信公眾號矩陣 中華汽車網校官方微信資源群,二手車行業資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