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2006-2021年我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摘要:近年來,我國報廢機動車存量激增。報廢機動車資源價格高,零部件可重復使用,具有非常可觀的回收再利用價值。目前我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的政策體系逐漸完善,全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質企業數量穩步提升,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升級改造取得極大進展。我國報廢機動車的回收量呈現大幅上漲趨勢。2021年回收量高達300.2萬輛,較2006年的90萬輛增加233.56%。我國報廢機動車的回收價值同樣呈現大幅增加趨勢。2021年回收價值高達276.9億元,較2006年的20.5億元增加1250.73%。目前我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還存在企業整體水平較低以及回用件、再制造件領域不完善的問題。未來應該加緊建立大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再利用基地,拓展報廢汽車回用件的銷售市場,加緊完善新能源汽車的回收利用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國機動車以及汽車保有量始終在快速持續增加(如下圖1所示),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產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報廢機動車具有存量大、資源價格高、零部件可重復使用等特點,具有非常可觀的經濟價值。在過去的十六年中,我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產業取得了顯著成就。
一、政策體系逐漸完善
2009年1月頒布實施了《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技術規范》(GB 22128—2008);2013年2月2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商辦建函〔2013〕59號);2013年4月9日公安部印發了《關于做好<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13〕109號);2019年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迎來了盼望已久的《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國務院令715號),《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技術規范》也在修訂后發布實施。一系列政策的頒布對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極大規范了報廢汽車的回收拆解行為,引導企業走上標準化發展道路,有效推動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工作。隨著產業政策體系逐漸健全,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政策也在不斷優化。針對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質企業數量的控制放開,新老企業重新進行資質認定,有效促進了行業繁榮發展;包含發動機、方向盤、變速器、前后橋和車架在內的報廢機動車“五大總成”允許出售再制造,大大提高了回收拆解企業的經營利潤;利用市場的調節作用來定價,給予市場主體更大的自主決策權力;創新管理方式,實行先申請營業執照再辦理許可證的制度,推行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的辦理流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部門聯合執法。政策的不斷完善促使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二、規范程度日益增加
2009年,商務部、財政部開展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升級改造示范工程試點工作,旨在提升企業的環保水平,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汽車產業可持續、綠色發展。多年來,各地區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升級改造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逐漸走向規范化發展的道路。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 工藝水平大幅提高。改造建設封閉或半封閉拆解車間,添置車架和車身剪短或壓扁機、總成拆解或精細拆解平臺等設備,淘汰落后工藝,改善了作業條件和環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2. 資源利用提質增效。報廢汽車可以拆解出鋼鐵、有色金屬、塑料、橡膠、電器元件等再生原料以及回用件。近年來,汽車拆解產業鏈逐漸向上游延伸至報廢車的收集,向下游延伸至二手零部件、金屬與非金屬材料的循環利用,并逐漸強化可再利用廢油液、零部件等存儲和處理能力,不斷拓展盈利空間;
3. 信息平臺創新發展。2012年,全國老舊汽車報廢更新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使得行業信息現代化水平得到加強。回收拆解企業通過信息化平臺,不僅可以通過網絡辦理資質證明,而且可以自動生成各種統計數據,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地方商務、財政部門對國家實施的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資金政策通過互聯網審批發放,確保了資金有效安全地使用。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步入了信息化管理新時期。近年來,全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質企業數量也在穩步增多。據統計,2010年全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質企業有516家,2012年增長為546家,2014年已經達到了597家,2019年底我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共755家,截止到2022年10月,全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質企業已達到1268家,資質企業數量實現大幅穩步提升。據統計,2012年報廢機動車的回收網點覆蓋了全國70%以上的縣級行政區域,回收拆解網絡初具規模;2014年報廢汽車回收網點已覆蓋全國80%以上的縣級行政區域,回收拆解企業數量、整體素質逐步提高。
注:老資質企業參考數據為2019年6月21日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官網公布的“全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名單”;新資質企業參考數據為2019年6月1日715號令實施后,以新的資質驗收標準獲得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資質的企業,未在2019年6月21日的“全國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名單內”。
圖3 2022年10月全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質企業地區分布
三、產業規模快速擴張
(一)報廢機動車回收量大幅上漲
我國報廢機動車回收量呈現大幅上漲趨勢。2021年回收量高達300.2萬輛,較2006年的90萬輛增加233.56%,年均增加15.57%。從重量來看,2021年回收量678.5萬噸,較2006年的180萬噸增加276.94%,年均增加18.46%。
受汽車下鄉以及以舊換新政策的影響,2009年報廢機動車回收量增加了11.76%,2010年增加了8.24%。2009年3月由國務院辦公廳出臺公布開展“汽車下鄉”政策,從而加快淘汰老舊汽車,加大對于老舊汽車報廢的補貼支持力度。2010年補貼力度繼續加大,允許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與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同時享受。在政策的拉動下,2010年報廢機動車回收量達到257.2輛,實現了巨大突破。受資金補貼以及淘汰老舊汽車政策的推動,2013年回收量同比上升10.20%,2014年回收量同比上升17.35%。2013年4月財政部、商務部聯合發布通知,對于老舊汽車報廢補貼資金的管理和使用進行了規范,通過中央財政資金的補貼惠及更多群眾,也促進報廢汽車回收工作順利開展。《2014年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工作實施方案》中明確了全國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600萬輛分解到各省實施的指標任務,一系列政策的發布進一步加強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管理,促進黃標車、老舊車淘汰進程。2016年開始部分省市結束了黃標車淘汰地方補貼的相關優惠政策,加之企業自主收車能動性不佳等等原因,2016~2017年報廢汽車回收拆解量有所減少。2016年和2017年回收量分別同比降低43.62%和7.73%。2019年回收量有所增加,回收量同比增加17.96%。主要是由于國務院第715號令的發布,取消了對于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的數量控制措施,實行“先照后證”制度,并且允許“五大總成”再制造、再利用和舊件流通,此外加強市場的調控作用,完善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管。通過引導企業走標準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建立暢通的全生命周期循環產業鏈,促進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的快速、高質發展。
(二)報廢機動車回收價值大幅增加我國報廢機動車回收價值呈現大幅增加趨勢。
2021年回收價值高達276.9億元,同比增加62.40%。較2006年的20.5億元增加1250.73%,年均增加83.38%。
2011年、2012年以及2013年的回收價值分別同比下降36.09%、23.02%以及5.92%。該時期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經營利潤約有90%依賴于廢鋼鐵材料銷售。具有高附加值的拆解汽車可回用零部件,由于受政策限制不能直接銷售,其它可回用零部件的市場流通需求狀況不佳,市場認知度不高,因而銷售量和銷售價值很低。這直接影響了拆解企業的經濟效益,再加上企業稅負較重,這期間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基本屬于微利行業,回收價值處于低位,企業經營困難。2020年和2021年,回收價值分別為170.5億元和276.9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6.14%和62.40%。主要得益于國務院第715號令的頒布,允許“五大總成”再制造、再利用和回用件流通,同時報廢機動車的收購價格由市場自主定價,由此報廢機動車回收價值總體上升。此外,2021年鋼鐵類大宗商品的價格較2020年漲幅較明顯,由于報廢汽車回收價值中廢鋼鐵的回收價值占較大比例,因此鋼鐵價格的增加也帶動了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回收價值的大幅增加。四、未來展望近年來,盡管我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發展痛點。
一是企業整體水平較低。我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雖然近幾年得到了較快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企業的技術水平、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仍然比較落后。部分企業仍采取粗放式經營,監督管理較為松散,技術裝備更新較慢,節能減排效益較差,回收拆解作業流程不規范的現象仍然存在。部分小微企業由于規模小、資金短缺,長期處于微利或保本經營狀態,缺乏發展、創新的動力,不能適應行業快速發展的要求。
二是回用件及再制造件領域亟待完善。我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因歷史原因形成集回收、拆解、剪切破碎于一體的經營模式。企業仍以銷售廢鋼鐵為主要盈利目標,忽視零部件的附加值,零部件利用率較低。拆解的廢鋼鐵大部分為輕薄料和統料廢鋼,拆解企業經過剪切、打包工序,耗時費力,銷售價格和利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基本屬于粗放型經營模式。回用件、再制造件在拆解、交易、包裝、運輸、流通等環節的相關標準也急需出臺和完善。未來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產業的發展重心應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建立大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再利用基地。在汽車保有量較大的地區建立地區性大型回收拆解再利用基地。引導和鼓勵企業采取聯合、重組、引資等多種方式做大做強,實現企業向著規范化、規模化、機械化拆解的方向發展。推動回收拆解行業結構優化,鼓勵現有回收拆解企業加強聯合、優化重組,支持具有雄厚資金、技術和人才實力的大型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并購等方式擴大規模。引導企業延長產業鏈,幫助回收拆解企業與下游的零部件再制造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整合資源、規模經營,培育一批具有規模和示范效應的骨干企業。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區域性的回收拆解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專業化的分揀加工中心,逐步形成以骨干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為基礎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發展格局。二是積極拓展報廢汽車回用件銷售市場。充分提升報廢汽車回用件在銷售總額的占比,構建以全國行業協會為主導,各省區域龍頭企業為組成,現代高效物流企業參與,大數據平臺支撐的報廢汽車拆解回用件銷售聯盟。線上線下雙軌并行,以報廢汽車回用件使用者的角度定向開發市場,調動聯盟成員企業的資源優勢,走集約化、品牌化道路。
三是加快完善新能源車的回收拆解體系。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新能源汽車在2015年出現第一次銷量大幅度增長,同比增加277.11%;2021年出現第二次銷量大幅度增長,同比增加157.57%。未來將出現新能源汽車集中退役的爆發期。優化新能源車的回收拆解流程,攻克新能源車的回收利用技術難題,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重點。未來應該進一步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在生產者銷售渠道的基礎上,降低回收運輸成本,提升消費者意識,推廣建立逆向物流回收體系。同時,應該制定細化的規范標準。完善新能源汽車回收拆解的管理體系,細化廢舊動力電池分析檢測、運輸儲存、收集運輸、梯次利用、回收利用、污染控制、再生產品等方面的相關標準,不斷促進行業的規范發展。
(掃一掃,關注我。獲得報廢機動車政策、資質辦理查詢工具)
微信搜索【報廢汽車拆解工】,及時獲取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領域行業政策、熱門咨詢、企業資質辦理、招投標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