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新能源汽車維修維護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
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新能源汽車維修維護的一般要求、作業安全、專用裝置維護和維修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以及使用氣態氫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維修維護,其他類型新能源汽車參照使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 2900.41 電工術語 原電池和蓄電池
GB/T 3798 汽車大修竣工出廠技術條件
GB/T 5624 汽車維修術語
GB/T 18344 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
GB 18384 電動汽車安全要求
GB/T 19596 電動汽車術語
GB/T 24548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術語
GB/T 24549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安全要求
3 術語和定義
GB/T 2900.41、GB/T 5624、GB/T 19596、GB/T 24548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常規裝置 conventional devices
新能源汽車上與燃油汽車相同的制動系、轉向系、行駛系、傳動系等傳統機械系統(部件)及低壓 電氣系統。
3.2 高壓系統 high voltage power system
電動汽車內部B級電壓以上與動力電池直流母線相連或由動力電池電源驅動的高壓驅動零部件系統,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動力電池系統和/或高壓配電系統(高壓繼電器、熔斷器、 電阻器、主開關等)、電機及其控制器系統、DC/DC變換器和車載充電機等。[來源:GB/T 19596—2017, 3.1.2.1.11]
3.3 專用裝置 dedicated devices
新能源汽車的車載供氫系統、燃料電池系統、高壓系統及其相關附件等。
3.4 日常維護 daily maintenance
以清潔、補給和安全性能監視為中心內容的維護作業。[來源:GB/T 5624—2019, 6.1.5.1]
3.5 周期維護 periodic maintenance
按照預先設定的行程間隔或時間間隔而實施的維護。[來源:GB/T 5624—2019, 6.1.5.2]
4 一般要求
4.1 新能源汽車維修維護分為車輛常規裝置維修維護和專用裝置維修維護。
4.2 新能源汽車維護分為日常維護和周期維護, 日常維護應由駕駛員執行,周期維護應由專業人員執 行。
4.3 常規裝置維護應按照 GB/T 18344 的規定進行,常規裝置維修技術要求應按照 GB/T 3798 的規定執行。
4.4 專用裝置的周期維護應按照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要求,結合車輛類別、車輛運行狀 況、行駛里程、道路條件和使用年限等確定維護周期。
4.5 專用裝置的日常維護項目和不同維護周期下的維護項目應按照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 和第 6 章相關內容確定。
4.6 進行周期維護時,應先使用診斷儀或專用檢測設備對專用裝置進行進廠檢驗,讀取故障碼并根據 駕駛員反饋的車輛技術狀況確定專用裝置的附加作業項目。
4.7 專用裝置在維修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系統部件竣工技術要求應符合第 7 章規定,汽車生產企業有特 殊要求的應符合其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4.8 動力蓄電池應按照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規定的周期和方法進行均衡。
5 作業安全
5.1 新能源汽車維修維護作業應在專用場地進行,場地應干燥,通風良好,并設置警示隔離區和警示 牌,非維修維護作業人員不應入內。
5.2 使用氣態氫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以下簡稱“氫燃料汽車 ”)維修維護作業場地頂部存在氣體易聚集處宜安裝防爆排風裝置及氫氣濃度檢測報警裝置。
5.3 新能源汽車維修維護作業區域應根據車型配備消防及電氣高壓防護應急設備,包括但不限于防毒 面罩、絕緣棒、消防鉤及相適應的滅火設施設備等。
5.4 高壓系統維修維護作業人員應取得低壓電工特種作業操作證。
5.5 專用裝置維修維護作業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合格后上崗。
5.6 高壓系統維修維護作業,應由不少于 2 人協同操作,作業人員應遵守電工安全操作規范。
5.7 專用裝置維修維護作業人員在操作前應先進行靜電釋放,應穿戴安全防護裝備,使用具有絕緣防 護功能的作業工具,不應佩戴金屬飾品進行作業。安全防護裝備應包括但不限于絕緣手套(耐壓等級在 1000V 以上)、絕緣鞋、眼護具、安全帽等。安全防護裝備和作業工具應無破損,絕緣有效。
5.8 高壓系統維修維護作業前,應按照順序關閉車輛電源總控制開關、斷開輔助蓄電池正負極或關閉 輔助蓄電池開關手柄、關閉高壓維修開關,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有明確規定順序的,按其 規定對車輛進行斷電,確認動力蓄電池高壓輸出線路系統的正負極電壓低于 36V,且絕緣電阻值符合汽 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后,方可進行維護作業。
5.9 高壓零部件斷開后應對高壓裸露端子進行絕緣防護。
5.10 維修維護作業完成后,應按照車輛斷電的逆向順序對車輛進行通電復位。
5.11 氫燃料汽車的維修維護作業應在燃料電池系統完全停機后進行。
5.12 對氫燃料汽車的涉氫管路進行緊固、拆裝或調整時,應對供氫管路進行排空,并使用防爆工具。 5.13 對氫燃料汽車進行動火作業時,應確保管路或動火區域內氫氣體積分數在安全范圍內。
5.14 在氫燃料汽車氣瓶附近進行動火作業時,應先拆下氣瓶,放入專用區域保管,或用擋板、石棉布 等對氣瓶進行有效隔離后方可進行作業。
5.15 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有其他操作安全和故障防護特殊要求的,還應遵循其相關規 定要求。
6 專用裝置維護
6.1 純電動汽車
6.1.1 日常維護作業項目及要求應符合表 1 的規定。
6.1.2 周期維護作業項目及要求除包含表 1 和表 2 的要求外,還應完成 4.7 確定的附加作業項目。
6.2 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6.2.1 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維護作業項目及要求應符合表 1 和表 2 的規定。
6.2.2 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周期維護還應檢查發電機,發電機外觀應清潔干燥,線路連接應可 靠無松動,發電機支架固定力矩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皮帶無松弛老化。
6.2.3 行星排周期維護時,應按照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規定的里程或時間更換潤滑油。
6.2.4 電控離合器周期維護時,應檢查離合器分離軸承與分離指之間的間隙,間隙應符合汽車生產企 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6.3 氫燃料汽車
6.3.1 氫燃料汽車的非涉氫專用裝置的日常維護和周期維護按照 6.1 執行。
6.3.2 氫燃料汽車的涉氫專用裝置的日常維護作業項目及要求應符合表 3 的規定。
6.3.3 氫燃料汽車的涉氫專用裝置的周期維護作業項目及要求包含表 3 和表 4 的要求外,還應完成4.7確定的附加作業項目。
7 維修技術要求
7.1 儀表信號裝置
7.1.1 各儀表應完好,指示功能應正常。
7.1.2 車載診斷系統(OBD)、信號指示裝置等應無故障報警信息。
7.2 動力蓄電池系統
7.2.1 外觀
7.2.1.1 動力蓄電池在箱體內應固定可靠,表面應平整、干燥、無污物、無漏液,且有清晰、正確的 標志,電池模塊應排列整齊、連接可靠。
7.2.1.2 正負極接插件應連接正確、密封正常,高壓母線、各接插件、線束應無變形、松動、過熱、 燒蝕、損壞。
7.2.1.3 蓄電池包安全閥應無破損和堵塞。
7.2.1.4 蓄電池包、電池托架、吊耳、濾網、冷卻風扇等應固定完好。
7.2.1.5 蓄電池包外部應清潔,無變形、無磕碰劃傷及損壞,無冒煙異味、無滲漏, 內部無進水、無
粉塵。
7.2.1.6 蓄電池包外極柱應無氧化、拉弧、打火燒蝕,極柱插頭、插孔不應有磨損、燒蝕,極柱及極 柱座保護套應齊全完好。電池箱外極柱座應連接可靠,高壓無打火燒蝕。
7.2.1.7 蓄電池包內部邊緣保溫材料應無脫落、損壞。
7.2.1.8 蓄電池包外表面應有銘牌、警示標志,蓄電池包對外動力纜線、控制纜線的接口無防錯插功 能時,應有明顯標記。
7.2.1.9 采用鎖止裝置固定的蓄電池包,機械鎖的開鎖、上鎖及解鎖把手轉動應平順,當按下解鎖把 手時,機械鎖應卡到正確位置。
7.2.1.10 動力蓄電池艙艙蓋應鎖閉正常、無變形。
7.2.1.11 橡膠墊片、壓板、防撞鋼管、防刮鐵板、密封條、絕緣材料等應完好無損。
7.2.1.12 快換動力蓄電池箱體導軌軸承應齊全,各軸承滾動應順暢,導軌應無變形。
7.2.1.13 高壓維修開關應無松動、發熱、燒蝕、變形現象,且插拔、通斷應無卡滯。
7.2.2 性能
7.2.2.1 單體蓄電池或蓄電池電芯組不應過充電或過放電。
7.2.2.2 熔斷器不應有熔斷,繼電器不應有粘連。
7.2.2.3 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2.3 冷卻系統
7.2.3.1 冷卻系統外觀應清潔、干燥。
7.2.3.2 冷卻管路應固定可靠,冷卻軟管與硬管連接處應無滲漏,管路布設應無干涉。
7.2.3.3 冷卻液加注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2.3.4 冷卻系統應工作正常,無異響。
7.3 驅動電機系統
7.3.1 驅動電機
7.3.1.1 驅動電機殼體表面應清潔、干燥,無明顯積塵、滲漏或裂紋。
7.3.1.2 驅動電機應固定牢固。
7.3.1.3 端子接線或接插件應牢固,無松動。
7.3.1.4 鋼絲螺套應裝配到位,無損壞、脫落情況。
7.3.1.5 三相高壓連接銅排應無破損、燒蝕。
7.3.1.6 低壓接插座內針腳應無歪針、退針、斷針情況。
7.3.1.7 密封圈應無損壞或遺失,無漏油。
7.3.1.8 驅動電機軸承應無異響。
7.3.1.9 驅動電機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3.2 電機控制器
7.3.2.1 電機控制器殼體外表面應清潔、干燥,無明顯積塵、滲漏或裂紋。
7.3.2.2 電機控制器接線應牢固且安裝正確, 內部應無空氣留存。
7.3.2.3 高壓端子應有絕緣屏蔽包裹,屏蔽端子應有絕緣膠帶包裹。
7.3.2.4 屏蔽端子應固定且與動力母線端子無接觸。
7.3.2.5 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3.3 冷卻及潤滑系統
7.3.3.1 冷卻管路應無老化、變形、折疊、破損、滲漏。
7.3.3.2 冷卻水泵、風扇應工作正常。
7.3.3.3 水箱表面應清潔,無損傷、滲漏。
7.3.3.4 冷卻液的液位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3.3.5 潤滑油的液位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4 輔助電氣系統
7.4.1 高壓線纜
7.4.1.1 高壓線束應無斷裂、老化、變色、燒蝕、外皮破損和導體外露等現象。
7.4.1.2 高壓線束應固定牢靠,驅動電機、轉向電機、 電動空氣壓縮機的高壓線束應有 30 mm~50 mm 的振動余量,無干涉。
7.4.1.3 高壓線束連接端子應清潔、固定,無灰塵及油污,無氧化、燒蝕現象。
7.4.1.4 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4.2 高壓配電盒
7.4.2.1 配電盒應固定牢固、無松動。
7.4.2.2 配電盒應清潔、干燥。
7.4.2.3 維修開關、斷路器應工作正常,熔斷器應無高溫變色。
7.4.2.4 高壓部分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4.3 高壓連接器
7.4.3.1 高壓連接器外殼應無腐蝕、破損,連接器內部應清潔、無異物及積水。
7.4.3.2 高壓連接器應安裝牢靠,無松脫、損傷、變形和銹蝕現象,密封圈不應從護套中脫出。
7.4.3.3 高壓連接器導電部位應無氧化、異常發熱和燒蝕現象。
7.4.3.4 高壓連接器應插接到位,無松脫。
7.4.3.5 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4.4 電源變換器
7.4.4.1 各接線樁應固定可靠,表面應清潔、干燥。
7.4.4.2 各接線樁頭不應松動、裸露。
7.4.4.3 電源變換器高壓部分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4.5 車載充電機
7.4.5.1 充電機表面應清潔、干燥,無積塵或雜物。
7.4.5.2 充電連接配合應正常,充電保護應有效。
7.4.5.3 高壓部分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4.6 充電插座
7.4.6.1 保護蓋及其鎖止卡扣應完好、無破損,內部應清潔、無異物及積水,防水圈應無破損、脫落。
7.4.6.2 充電插座應固定牢靠、無松脫,導電部位應無氧化、異常發熱及燒蝕現象。
7.4.6.3 車輛充電大于 30 min 或快充電池充電不少于 10 min,充電插座應無溫度報警。
7.4.6.4 高壓部分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4.7 電動空氣壓縮機
7.4.7.1 電機機體和控制器殼體表面應清潔、干燥,無積塵或雜物。
7.4.7.2 連接線束應清潔、干燥且布線規范,無破損、老化,接線柱應無氧化、腐蝕、松動。
7.4.7.3 潤滑系統潤滑油液位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4.7.4 壓縮機管路應無漏氣。
7.4.7.5 濾清器應清潔、無破損。
7.4.7.6 電機應運行正常,無異響。
7.4.7.7 高壓部分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4.8 空調系統
7.4.8.1 空調系統各部件應固定可靠,表面應清潔、干燥,無積塵、雜物和積水。
7.4.8.2 系統管路應連接可靠,無松動、破損和滲漏現象。
7.4.8.3 風機應運轉正常、無異響。
7.4.8.4 高壓部分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4.9 轉向系
7.4.9.1 電動轉向油泵、轉向電機控制器殼體應清潔、干燥,無積塵或雜物。
7.4.9.2 轉向油泵殼體及接頭處應無滲漏。
7.4.9.3 高壓線束及接插件應牢固、絕緣防護完好,無松動、老化。
7.4.9.4 轉向電機應運行正常、無異響,無轉向中斷現象。
7.4.9.5 轉向電機高壓部分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4.10 制動系
7.4.10.1 空氣壓縮機高壓線束及接插件應無老化且絕緣防護完好。
7.4.10.2 空氣壓縮機應工作正常,濾清器應清潔無積水。
7.4.10.3 空壓機高壓部分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5 驅動電機離合器
7.5.1 離合器電控系統表面應清潔,線路及接插件應連接良好。
7.5.2 離合器間隙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離合器應分離徹底,不發抖, 不打滑。
7.6 發電機
7.6.1 發電機表面應清潔、干燥。
7.6.2 線路及接插件應連接良好。
7.6.3 發電機安裝支架及減震墊應完好,牢固。
7.6.4 發電機運行應無異常振動和噪聲。
7.6.5 發電機冷卻系統應工作正常,無異常溫度變化。
7.6.6 發電機皮帶應無松弛、老化現象。
7.6.7 發電機高壓部分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7 燃料電池系統
7.7.1 外觀及絕緣
7.7.1.1 所有零部件及殼體表面應無異常變形和破損,無明顯積塵或雜物,且干燥,無磕碰及損壞,
無滲漏。
7.7.1.2 托架結構和固定件表面無斷裂、異常變形和銹蝕。
7.7.1.3 高低壓接口內部應無水跡、燒蝕等痕跡,低壓通信接口端子應無變形或松動現象。
7.7.1.4 高低壓線束、接線柱及插接件的連接應固定可靠、無松動,外觀無破損,與車輛運動部件無 干涉,接插件清潔、無破損。
7.7.1.5 燃料電池系統輸出端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7.2 氫氣子系統
7.7.2.1 氫氣子系統零部件及管路應固定牢固,固定點安裝應進行絕緣處理,管路與高低壓線束不接
觸。
7.7.2.2 氫濃度檢測報警功能應正常。
7.7.3 空氣子系統
7.7.3.1 空氣濾清器進口應無異物。
7.7.3.2 尾排出口應無堵塞或遮擋。
7.7.4 冷卻子系統
7.7.4.1 散熱器外觀應清潔,無異常滲漏,散熱器芯體應無積塵、柳絮、樹葉等雜物。
7.7.4.2 冷卻管路連接處應無異常滲漏。
7.7.4.3 冷卻液液面高度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7.4.4 冷卻液電導率及冰點,應符合車輛維修保養手冊的規定。
7.7.4.5 散熱器芯體及散熱器管路對整車框架的絕緣電阻值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 中的規定。
7.8 車載供氫系統
7.8.1 車載供氫系統固定支架應無裂痕、變形等異常現象。
7.8.2 氫氣子系統管路接頭應避開保險盒、蓄電池等可能產生電弧位置。
7.8.3 儲氫氣瓶和管路的熱絕緣保護裝置應完好有效。
7.8.4 高壓管路、氫氣加注口應接地可靠,防靜電措施應有效。
7.8.5 氫氣加注口的防塵帽應完好,鎖閉應有效。
7.8.6 氫氣加注口標識牌上的加注口規格、加注介質、工作壓力和氣瓶終止使用期限等信息清晰、完
整 。
7.8.7 車載供氫系統的壓力表讀數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8.8 加注接口、加注口壓力表、主電磁閥、減壓閥、安全閥、放空閥及各接頭等各加住口、接頭、 閥、排氣口的氣密性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7.8.9 氫氣管路的氣密性應滿足氫氣管路 3 min 內不出現起泡的要求,氫氣泄漏速率應滿足 GB/T 24549 的規定。
7.8.10 泄壓系統的溫度驅動安全泄壓裝置或安全泄壓裝置應符合 GB/T 24549 的規定。
7.9 其他主要性能指標
7.9.1 絕緣性
整車絕緣應符合GB 18384的規定。
7.9.2 氣密性
動力蓄電池系統和冷卻系統的氣密性應符合汽車生產企業公開的維修技術信息中的規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