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歐洲大神帶您享受試乘BladeGlider的刺激!
說到概念車無不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狂拽炫酷吊炸天 ,可是又有多少概念車最后能實現量產走進尋常百姓家呢?但是這一次,日產酷炫的”三角翼“BladeGlider(直譯:刀刃滑翔機)很有可能在2020年實現量產,我們的大神Michael Specht在火熱的奧運季有幸參加了日產的試乘活動,一般人可沒這機會,我們不妨跟隨大神的視角看看這輛電動“神車”究竟酷在哪里。
很多概念車都只是看起來很有激情,但其實只有一小部分開起來是真刺激。日產的BladeGliber就是這么一輛超刺激的車。
日產曾經在2013年的東京車展上首次展出了這款車,而現在暢想變成了現實。
2013年推出的BladeGlider概念車,設計靈感來源于日產勒芒賽車DeltaWings,當年的概念車與這次的原型車在外觀上細節上有諸多變化,最大的變化是開門方式由正向蝴蝶門改為了后向蝴蝶門
里約奧運會剛剛閉幕不久,日產為一些獨立汽車記者提供了近距離接觸BladeGlider的機會。雖然我很想親自開一下這輛車,但是廠商只讓試乘不讓試駕。因為要知道這還只是一輛原型車而且造價高達幾百萬美元。
雖然只是試乘,這對我來說也是一次非常獨特的體驗。坐在駕駛員的側后方,腿部空間和視野都很不錯。由于特殊的設計,BladeGlider只有三個座位,這讓人想起了邁凱倫F1的座位布局。
BladeGlider的輪距前窄后寬,鳥瞰視角下,像一個三角形被切掉了頂角。
在后排座椅下有著五組高性能的鋰電池,可以輸出220千瓦的功率(相較而言日產聆風的電池僅能輸出90千瓦)。提供動力的兩個電動機每個最大功率130千瓦,扭矩達到了夸張的700牛·米,這比大部分的高性能V8轎車的扭矩還高。再加上整車僅重1300千克,因此BladeGlider能夠提供純粹的駕駛樂趣。
當試車手一腳踩下油門踏板,BladeGlider像一臺直線加速賽的火箭車一樣沖出去,不過不同的是,BladeGlider幾乎沒有噪音。超強的加速度把乘客緊緊的按在座椅后背上,但是下一秒一剎車,又因為強大的制動性能被四點式安全帶牢牢兜住。
車身前后2:8的重量比讓BladeGlider行駛表現像一輛大卡丁車,通過每一個彎角時轉向都達到了極限。在試乘過程中還聞到了輪胎燒焦的味道,我能感覺到輪胎與地面激烈地摩擦。但是BladeGlider仍保持著完美的行車路線,這多虧了電子系統和扭矩分配系統。
車上的兩臺電動機都可以單獨地控制扭矩輸出,當BladeGlider過彎轉向不足時,扭矩分配系統會自動地向外側輪輸出更多的扭矩以保持操控的平衡性。扭矩分配系統有三種模式:關閉、靈敏和漂移,每一種模式都能帶來不同的體驗。
正是有了這些配置才有了激動人心的駕駛感,而電動車既快又安靜的特性造就了這獨特的駕乘體驗。目前市面上只有基于路特斯Elise打造的特斯拉第一輛電動敞篷跑車才有差不多相似的趕腳。相比起來有著最新電子輔助技術的BladeGlider開起來更安全。BladeGlider的0到100千米/小時的加速時間不到5秒,最高車速可達190千米/小時。
在動力系統上,電動機和電池組都不是由日產自主研發的,而是由日產的技術合作伙伴威廉姆斯(沒錯,就是F1威廉姆斯車隊那個威廉姆斯)為BladeGlider項目提供。不過這家英國公司幾乎對所有的技術數據保密。你要是問電池容量有多少或者BladeGlider的續航有多遠,他們才不會說呢。也許威廉姆斯無可奉告的原因是新電池技術要用在2018年發布的下一代的聆風上,新車技術規格那肯定是要保密了。不過他們聊到了新一代電池有60千瓦時的容量,這些電能足夠讓電動車續航超過500千米。
盡管只是試乘,BladeGlider也很有意思。日產零排放汽車的生產計劃,不僅僅是推出像聆風或者是e-NV200這樣的輕型商用車,還包括了雙座跑車。日產會在2020年后推出BladeGlider的量產車型,我對此非常期待。雖然不會像原型車這樣有著這么激進的外觀,不過一定會保留后開式蝴蝶門,這讓乘客上下車既方便又很有逼格。
如果你仔細觀察車體的話,你會發現竟然沒有后視鏡!這是因為為了更好的空氣動力學性能,開發工程師在前輪后方配備了攝像頭取代后視鏡,攝像頭將車后的影像傳到車內,顯示在儀表的兩邊。不過目前這種類型的“后視鏡”在很多國家還不合法,但是誰知道呢,也許等到量產車正式銷售的時候這種“后視鏡”都不是個事兒了。
【相關閱讀】
布加迪Chironjiechu解除限速能破吉尼斯世界記錄?!

聯系電話:153084315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