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2019年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官方解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技能培訓工作,近年來先后出臺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在4月份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作出部署,明確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4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結余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措施。
政策目標任務
明確2019至2021年三年的具體目標任務。
培訓數量:明確今年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500萬人次以上,到2021年要完成補貼性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
培訓質量:要求技能人才比重得到提高,明確到2021年底,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要達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總量的比例要達到30%以上。
政策安排部署
培訓誰:將企業職工、農民工、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等就業重點群體和貧困勞動力作為培訓重點。
誰培訓和培訓什么:要把企業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職業院校的基礎作用調動起來、社會培訓資源優勢發掘出來,有效增加培訓供給,擴大培訓規模。
如何補貼:從培訓補貼對象、種類、標準、期限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出設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簡化補貼申領條件程序,加強監管,保證資金安全。
怎么干:對于地方要求省級統籌、部門參與、市縣實施。對于行業主管部門,明確在國務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框架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發揮各方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政策有哪些創新
支持各類企業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企業或者吸納就業人數較多的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對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院校,可根據畢業生就業人數或培訓實訓人數給予支持;
在核定職業院校績效工資總量時向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單位傾斜;
落實民辦職業培訓機構(例如:中華汽車網校)與公辦同類機構享受同等待遇政策,不斷培育發展壯大社會培訓機構。
破除地域、戶籍制約,符合條件的勞動者都可按規定享受職業培訓補貼,原則上每人每年不超過3次。
規定省級人社、財政部門可在規定的原則下調整培訓補貼、生活費補貼人員范圍和條件要求,可將確有培訓需求、不具有按月領取養老金資格人員納入政策范圍。
市(地)以上人社、財政部門可在規定的原則下確定培訓補貼標準。
政策工作重點
一是關于企業職工培訓
加強企業職工培訓,主要目的是適應新產業、新技能的要求,提升職工技能,增強就業穩定性。同時,根據企業發展需要,提高職工轉崗轉業能力,也有利于企業穩就業、穩崗位。
適應崗位需求和發展需要,重點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努力提升培訓層次,著力培養企業急需緊缺的高技能人才,促進職工高質量就業。
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和培訓機構對中小微企業開展職工培訓。
密切關注經濟和就業形勢變化,提前做好應急預案,支持幫助困難企業開展職工轉崗轉業培訓。
二是關于就業重點群體培訓
主要是面向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殘疾人等各類重點群體,針對其就業創業需要,持續實施專項培訓計劃,不斷提高就業創業能力,促進他們盡快實現技能就業和穩定就業。
三是關于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
培訓一人、脫貧一戶。貧困勞動力一技在手、終身受益,加強技能培訓對于貧困家庭穩定脫貧意義重大。
政策補貼方案
1:對于企業新錄用的職工
如果被錄用前是貧困家庭子女或者是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兩后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失業人員,現在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于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參加由企業依托所屬培訓機構或政府認定的培訓機構開展崗位技能培訓的,在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培訓合格證書)后,給予職工個人或企業一定標準的職業培訓補貼。
2:對于企業選派參加新型學徒制培訓的職工
企業可以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方式開展培訓,即依托企業培訓中心、技工院校、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培訓。
《方案》規定,職工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的,給予企業每人每年4000元以上的職業培訓補貼,由企業自主用于學徒培訓工作。
3: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參加崗前培訓、安全技能培訓或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培訓
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或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
4:技師、高級技師等企業高技能人才
根據《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實施方案》要求,企業可以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或其他具備條件的職業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開展技師研修培訓和高級技師研修培訓。
5:企業轉崗職工
《方案》明確對轉崗職工開展免費技能培訓行動。
企業可以依托相關培訓機構對轉崗職工開展新崗位所需技能的培訓,也可以選派轉崗職工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
培訓重點及補貼類型
這個群體一般簡稱為“兩后生”,將他們列入就業重點群體主要考慮到他們學歷低、年齡小,發展還未定型,引導他們學習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就業之路,終身受益。
《方案》規定,對“兩后生”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行動,“兩后生”中的農村學員和城市低保家庭學員,在培訓期間同時給予生活費補貼。
誰來完成這個培訓重任
《方案》明確通過企業、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社會培訓和評價機構三類培訓主體大力開展培訓,有效增加培訓供給。要調動各類培訓主體積極性,引導其參與到職業技能培訓中來。
充分發揮院校的基礎作用。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是職業院校的職責,技工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要指導院校緊跟市場需求變化,完善專業設置,通過產教融合、校企結合方式,深化工學一體化教學改革,培養更多符合實際需要的技能人才。
發揮各類社會培訓機構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國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近2萬家,這是一支巨大的培訓力量。我們要求各地明確培訓機構標準,提高培訓質量效果,讓符合標準的培訓資源積極參與和發揮作用,要確保所有補貼培訓項目,全部向具備合格資質的社會培訓機構開放。
培訓具體要求
《方案》針對當前培訓中的一些突出問題,著眼于推動職業技能培訓提質升級,明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是創新培訓內容,增強對培訓對象的吸引力。培訓內容要適應市場需求、滿足勞動者需要,“崗位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加強職業技能、通用職業素質和求職能力等綜合性培訓,將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工匠精神、質量意識、法律意識、安全環保、健康衛生等內容貫穿職業技能培訓全過程。
二是提高培訓層次,擴大培訓成果。加大中、高級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和人群比重,引導勞動者通過培訓實現技能等級提升,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進而實現職業發展和工資待遇水平提升。
三是加強基礎建設,提升培訓服務能力。支持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公共實訓基地,加強職業訓練院建設,積極推進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共建共享。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師資、教材建設,推動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實行專兼職教師制度,加快職業技能培訓教材開發工作。大力推廣“工學一體化”、“職業培訓包”、“互聯網+”等先進培訓方式,鼓勵建設互聯網培訓平臺。
四是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強化激勵引導。在資金供給上,落實、用好、用足現有政策,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同時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既進一步簡化補貼申領條件和程序,又注重加強監管,保證資金安全。
【相關閱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