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公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正式更名為“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 商務部:二手車交易持續活躍 異地交易量占比翻倍
- 國外二手車價格大漲 二手車出口市場火熱
- 江西開展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檢查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情況!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被撤銷登記,你考過它家的二手車評估師證嗎?
- 全國雞肋證書老大,終于倒了!你手上有這個單位發的報廢汽車拆解工假證嗎?
- 二手車出口企業怎么入局?有哪些難點?面臨哪些挑戰?
- 徐州豐縣 | 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聯合執法檢查,規范維修市場
- 惠州發布進一步認真落實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規定的通告
- 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24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分析會在長沙舉行
-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適度放寬鄉鎮藥店開辦準入條件
車商必看:未來汽車業變革機遇在哪?
來源:中華汽車網校-何 閱讀:3083 更新時間:2018-03-20
2018年兩會,各界代表和委員為各個產業在未來一年甚至幾年的發展指出新風向。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未來汽車業將迎來哪些變革機遇?看看汽車行業代表和委員是如何提議的!
朱華榮:中國汽車制造業由“大”變“強”,品牌是關鍵因素。建議快速提升中國汽車品牌形象。
尹同躍:建議國家制定品牌發展戰略,積極推動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形成一批國際性知名品牌。
張天任:在我們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品牌意識的提升是與之相呼應的,建議盡快制定《自主品牌促進法》。
景柱:建議建立創新容錯機制,為企業家創新營造寬松的社會環境。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企業家精神,建議將9月25日設立為“中國企業家日”。
王鳳英:現在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政策驅動向政策與市場雙驅動轉型的關鍵時期,需要構建公平競爭與標準統一的市場環境,理順整個新能源汽車生態鏈的發展環境。建議完善新能源相關法規,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曾慶洪:建議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法》;優化政策規劃實施、安全性管理、標準化建設和技術合作,突破動力電池技術瓶頸;加強充電設施建設,推進電網升級。
徐和誼:隨著電動車的持續快速發展,當前充電樁建設和服務卻未能跟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節奏。建議加快基礎充電設施建設,助力綠色出行。
李書福: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再減免三年,也就是說新能源車的購置稅減免一直延續到2023年,這有利于減輕用戶負擔,提高企業研發投入和發展信心,對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意義非常深遠。
陳虹:建議設立新能源汽車回收資質;設立動力電池梯級利用企業的技術準入門檻,推動梯級利用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張天任:建議國家鼓勵和支持具有產業鏈整合能力的綠色循環生產企業,構建全國廢舊鉛蓄電池規范化回收體系。
譚旭光:一方面要積極推進新能源技術創新,加快產業化和市場推廣;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動傳統能源排放法規升級,嚴格限制汽車污染排放。
尹同躍:建議通過積分管理辦法來推動商用車向新能源技術發展。
尹同躍:建議加快我國與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進程以降低汽車出口關稅。建議國家引導“絲路基金”等基金向汽車、裝備等中國優勢產業的傾斜,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走出去”的汽車、裝備等制造產業金融支持力度。
雷軍:建議建立“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臺,護航民營企業“出海”,設立“中國制造品牌大使”,助力民營企業實現品牌國際化。
朱華榮:建議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統籌管理,并加快相關法規標準出臺,其中包括加快建立和完善自動駕駛相關法規、標準落地。
李彥宏:加大自動駕駛政策創新力度,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自動駕駛開放平臺,構筑我國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產業競爭力。
馬化騰:我們致力于用“互聯網+”實現數字中國。
徐留平:未來紅旗會推出無人駕駛技術,而解放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進入了實際應用階段。
竺延風: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計算機和芯片技術運用更加廣泛,只有想不到的,基本上沒有做不到的。
湯玉祥:我們建議進一步細化、完善校車政策法規和標準,加大落實力度,建立保障體系,有效保障孩子上下學安全。
李樹明:同時增加校車補貼,調動社會各方購買校車的積極性,滿足各區域孩子上學的需要。
歐陽明高:我國是制造大國,但并不是制造強國,目前正處于建設強國的新征程上,這是一個極為關鍵的轉型期,下一步的發展取決于我們能否轉型成功。我國并不缺創新性人才,關鍵在于如何激發這些人才的創新活力,破除科研創新的體制障礙尤為重要。
董明珠: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在全球工業領域想要有話語權,就必須要培養人才。
黃波:建議國家為產業技術工人、農民工群體打造更多、更廣的技能培訓平臺和發展機會,同時提高就業質量的工作指導,使技術工人有更多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鹿新弟: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僅需要一大批創新研發人才,還需要一大批技術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技能工人隊伍,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王建清:汽車產業發展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在一線技術人才方面,要用事業留人、用待遇留人,讓更多的人愿意當藍領、做工匠。
【相關閱讀】
![]() |
![]() |